牙科网

牙齿是人身上是重要的器官,要想吃得好,发音好,面形好,都离不开牙齿的功能。牙齿的健康和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树立起爱牙,护牙的意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叉神经第一支封闭疗法”,敬请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疼痛复发及其预防
封闭治疗,若穿刺准确,一般收效迅速,可立即或于当日解除疼痛,某些病例(主要是在原处重复注射者)有时亦可延迟3日至数周后生效。为了延长有效期并预防疼痛复发,可采用以下方法:行酒精封闭后,同时或待患区出现感觉异常时,应用小剂量苯妥英钠(每日0.1—0.2g),并持续1~2个月,后每隔4-6个月再重复应用。文献上多认为80%酒精即足以造成神经坏死,倘若浓度太大,则易引起周围组织坏死。作者采用95%或无水酒精无不良反应。
常用的酒精封闭疗法有下列几种(图9—1、9—2):

1.三叉神经第一支封闭疗法 适用于三叉神经第一支痛患者。封闭方法:三叉神经第一支从眶上孔(眶上切迹)穿出,此孔位于眶上缘中、内1/3交接处,沿上缘可扪到,无菌操作下用1%普鲁卡因溶液3—5ml作皮肤浸润麻醉。左手指摸及眶上孔,右手持穿刺针缓慢刺人,当刺中神经后即产生额部的放射性疼痛。然后注入无水酒精0.5ml,此刻感到较剧烈的放射性痛,不久疼痛区域完全麻木。倘若麻木不全,稍微调整针头再行穿刺注射无水酒精0.2—0.4ml,但酒精总量不超过1ml。拔针后局部加压1分钟,贴敷料消毒棉球。酒精注射后多产生上眼睑浮肿或淤斑,1周后可消失。一般疗效可维持3—8个月。

牙科吧编辑推荐

三叉神经痛怎么办?封闭疗法


三叉神经痛怎么办?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封闭疗法是指用某种化学药物(如无水酒精或甘油)直接注射于受累的三叉神经周围支、神经干或半月神经节内,使注射部位神经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阻滞神经的传导功能,致使该神经分布区域内感觉丧失,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封闭治疗操作简单方便,短期效果较好,本项技术仍是常用的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之一。
一、封闭疗法的适应证
适应范围广,设备简单,技术操作简便安全,无需住院,疗效肯定。尤其适合于年老、体弱、不愿接受开颅手术及有开颅手术禁忌者。对于封闭后即疼痛复发的患者,仍可重复注射。
二、封闭部位的选择
为使穿刺准确、神经阻滞充分,并不致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应力求选择具有骨性解剖标志、神经比较固定、其周围无重要组织的部位进行封闭。临床主要采用三叉神经各分支通过的骨孔处,即眶上孔、眶下孔、颏孔、翼腭窝、卵圆孔等处。
三、封闭药物
常用注射药物有无水酒精,5%石炭酸溶液,4%甲醛,无水甘油,维生素B1、B12等。

三叉神经周围支之下颌神经


下颌神经为三叉神经第三支,也是最大的一支。为混合神经,既含有躯体感觉纤维,也含有运动纤维。白卵圆孔(图3—11,3—12)出颅腔后进入颞下窝。走行于翼外肌深面,发出脑膜支、耳颞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咀嚼肌神经等分支,分布于硬脑膜、下颌的牙齿及牙龈、舌前2/3及口腔底部的黏膜、耳颗区和口裂下的皮肤及咀嚼肌。卵圆孔是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时进行治疗的常用穿刺部位。

(一)脑膜支(meningealbranch) 由下颌神经主干发出,经棘孔(图3—11,3—12)进入颅中窝,分布于硬脑膜及乳突小房的黏膜等部位。

(二)耳颞神经(auriculotemporalnerve) 起于下颌神经主干,与颞浅血管伴行穿过腮腺,分出关节支、腮腺支、外耳道神经、耳前神经和颞浅神经,与耳神经节、面神经、下牙槽神经和上颌动脉交感丛有交通支,分布于腮腺及颞区的皮肤等部位。

(三)舌神经(1ingualnerve) 自下颌神经的后股发出后,经翼外肌和腭帆张肌之间,于下颌支内侧下降,于下颌骨内侧面横越茎突舌肌、舌骨舌肌,前行达口腔黏膜深面。舌神经与下牙槽神经、舌下神经以及面神经的鼓索、下颌下神经节有交通支相连。舌神经发出咽峡支、舌下支和舌支,分布于口腔底部及舌前2/3黏膜,传导该部位的一般感觉。

(四)下牙槽神经(inferioralveolarnerve) 下颌神经后股中最大的分支,为混合性神经。于蝶下颌韧带与下颌支之间下行,穿下颌孔进入下颌管,伴行于下牙槽动脉,至颏孔(图3—10)处分为两支,一支在下颌管内形成下牙丛,另一支穿出颏孔,称为锁神经。感觉纤维分布于下颌的牙齿及牙龈、颏部及下唇的皮肤和黏膜;运动纤维支配二腹肌前腹和下颌舌骨肌。

(五)咀嚼肌神经 为运动性神经,分支有翼内肌神经、翼外肌神经、咬肌神经和颞深神经,支配咀嚼肌。

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可以累及三叉神经的一个、二个或三个分支,疼痛部位与三个支的支配区的分布一致。临床上常用的封闭疗法、射频热凝及手术疗法即根据三叉神经各分支走行的路径确定穿刺部位和手术部位,故对三叉神经的解剖应熟练掌握。三叉神经皮支的分布区见图3—13。

三叉神经第三支痛治疗-下齿槽神经封闭法


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痛,疼痛范围在下臼齿及其附近黏膜、下唇及舌区。
下齿槽神经封闭法主要有两种:
①口外穿刺法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肩下垫枕,头向后仰并转向健侧。穿刺点在下颌骨下缘稍下而偏内,下颌角的前方1.5—2cm处。置左手食指紧贴下颌支后缘(右侧封闭指尖向上,左侧则朝下),以指示进针的方向。右手持注射器由穿刺点刺入皮肤达下颌骨内侧面,与左手食指平行的方向沿骨面向上缓慢深入3.5-4cm,遇有触电感,则表示已至下颌孔。回抽无血,先注入2%普鲁卡因1—2ml,待下颌麻木后,再注射95%或无水酒精0.5-1ml。
②口内穿刺法 患者取半卧位,头后仰,张大口,以压舌板牵拉颌部向外,确定颊垫尖和翼下颌韧带的位置。穿刺点在颊垫尖和翼下颌之间的中点。以2%碘酊及75%酒精黏膜消毒后,将穿刺针由对侧口角向进针点刺入,并保持针尖与下颌磨牙咬合平行,进针约2—2.5cm时,即达下颌孔处骨面。回抽无血,先注入2%普鲁卡因1—2ml。3—5分钟后患侧下唇及舌尖处出现麻木感,则证实注射部位准确,然后缓慢注入无水酒精lml。若只作舌神经封闭时,注射方法同上,只是针尖抵达骨面后,再向后退回1cm,然后注射无水酒精。
注意事项:口腔黏膜发炎时,不可经口腔注射,以防止感染扩散。偶有个别病例发生反射性下颌挛缩,通常不需作特殊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自行缓解。
③半月神经节酒精封闭法 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第Ⅱ支痛或第Ⅲ支痛;第Ⅱ支痛同时第Ⅲ支痛;第1、Ⅱ、Ⅲ支同时发病者。本法疗效在90%以上。
作用机理:酒精等药液注射到半月神经节内后,神经细胞受到破坏,失去再生能力,从而阻滞其神经的传导功能,达到解除三叉神经痛的目的,是一种较好的三叉神经痛非手术治疗方法。当将无水酒精注射到三叉神经周围支神经组织上后,神经髓脂发生溶解,并凝固神经鞘及神经纤维的蛋白结构,造成神经纤维的远端变性,使注射点的神经分布区域感觉丧失。由于神经细胞体并未被破坏,以后则从注射点的近端又重新长出新的神经纤维,从而使麻木区域重建感觉。以上这一重建过程,一般需要2—3年。半月神经节经封闭后则与此不同,当把无水酒精注射到神经节内后,直接破坏了神经节细胞,使其失去了神经的再生能力,造成受累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永久性感觉丧失。因此半月神经节封闭治疗的效果,远较周围支封闭治疗效果持久。一般说来,周围支封闭后,疼痛消失维持半年至3年的时间,然而,半月神经节封闭后,疼痛消失的时间较为长久,有的病例可达到治愈。
1)前方入路法 病人仰卧面向上,皮肤进针点在颧骨结节F 1.5cm,偏内0.Scm,相当于上颌第2大臼齿对立处。无菌操作下局麻后,穿刺针从口角外侧约3cm向后、向上并向内刺人,与矢状面成15‘~20*角,即正面对准同侧瞳孔,从侧面看正对准同侧颧弓根部关节。从皮肤至卵圆孔的距离约5.5-6cm。当刺中后出现下颌神经分布区域的放射性疼痛,证明进针正确。然后再进针0.5—1cm达半月节内。必须非常小心,及时抽吸了解有无脑脊液或血液自针管孔中流出,确保部位正确后,再注入1%—2%普鲁卡因0.3ml,患者出现上颌或下颌神经的分布区麻木,即证明针尖位置正确。若眼支分布区麻木,表明针尖位置太深,应将针头拔出1~2cm,待普鲁卡因吸收后再缓慢注入酒精0.3ml,若眼支分布区仍麻木,应立即停药(酒精注入总量不超过1m1)。预防损害眼支出现角膜溃疡。若穿刺过深超过半月节,酒精沿神经根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头痛、头晕、呕吐及其他颅神经损害;针尖还可能损伤颅内动脉等引起出血并发症。酒精注射到半月节,破坏了三叉神半月节神经细胞,神经纤维不能再生,可获得治愈。而临床上大多数病例半年左右复发。 2)Harris侧人法与下颌神经注射法基本相同。应用半月神经节穿刺方向尺先测量病人两侧颧骨弓根结节基部的距离,确定卵圆孔位置。将半月神经节穿刺方向尺放人其口裂内,而后在患侧外上2.5cm处,用穿刺针朝着卵圆孔方向穿人。当针尖到达卵圆孑L后,再轻轻地推进5~8mm即达半月节内。若穿刺针尖在卵圆孔边缘受阻,可适当上下或左右活动针尖,即可滑过骨缘而人孔内。穿刺成功后先注入1%普鲁卡因溶液1m1,刺患者颊部、上下唇及舌部出现麻木,刺激性痛觉消失,即证明针尖准确的在半月节内。再注入无水酒精0.5ml,一般不超过lml。拨出穿刺针,取下方向尺,局部贴以纱布,胶布固定。
3)半月神经节甘油注射法 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第一、二支痛;年老体弱或者有严重内脏疾病及不愿接受手术者。本法危险性小,注射后面部感觉保留。尤对三叉神经第1支痛者适合。注射方法:术前1小时服用安定5mg,病人仰卧,皮肤常规消毒,于口角外2.5cm处穿刺。先用1%普鲁卡因浸润麻醉,然后用20号腰穿针,针尖指向外耳道前方2.5cm及瞳孔正中位。进针时,为防止穿刺针进人口腔内,可用食指抵住穿刺侧口腔内壁,穿刺针穿过咽后壁后,收回手指。针尖穿过卵圆孔时病人有发作样剧痛,再深入1.5cm即达Meckell囊。在透视下或照X线正侧位片证实其位置。拔出针芯可有脑脊液滴出。注射0.2—0.25ml无菌纯甘油。如为第1支痛,则将病人换为仰卧、头低位,注射0.3-0.4ml甘油,保持此位置10分钟。

三叉神经周围支切断术


当患者药物和封闭治疗无效,或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体质较差、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更彻底的开颅手术,且疼痛范围较为局限,可采用三叉神经周围支切断术。此种手术是将三叉神经周围支的末端切断并撕脱一部分,使该神经分布区域感觉消失,以便达到止痛的目的。此种手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并发症少,但手术后复发率较高。
(一)眶上神经切断术
1.适应证 适于三叉神经第1支痛者。
2.麻醉 眶上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
3.体位 仰卧位。
4.操作步骤
(1)患者取仰卧位,剃眉毛,皮肤用2.5%的碘酊或75%酒精消毒。
(2)局麻后,于患侧眼眉内作横切口,自眼眉内端向外延伸2—2.5cm,将皮下筋膜、肌肉及骨膜切开,于骨膜外向上下分离后用乳突牵开器将切口牵开,显露眶上神经及其内侧的滑车上神经。
(3)用两把血管钳分别将上述显露神经夹起剪断,然后分别向近端及远端旋转血管钳卷出一段神经,将近端撕脱几厘米,远端尽量从皮下撕脱。近端撕脱的愈长,疼痛消失维持的时间愈长久。近内侧的滑车上神经也按上述方法撕脱。
(4)手术切口彻底止血,逐层缝合,并加压包扎。
(二)眶下神经切断术
1.适应证 经药物治疗、无水乙醇注射等治疗无效,三叉神经痛第Ⅱ支痛。
2.麻醉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
3.体位 仰卧位。
4.操作步骤
(1)患者取仰卧位,患侧颊部用2.5%的碘酊或75%酒精消毒。
(2)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麻,同时将眶下神经或翼腭窝阻滞麻醉。
(3)平行于鼻唇沟斜坡做皮肤切口,或于眶下缘与眶下孔之间(约在眶下缘下0.5cm处)做一平行于下睑缘长约4cm弧形皮肤切口,分开肌肉直达骨膜。
(4)用骨膜剥离器向下将眶下孔周围组织及骨膜剥离,显露眶下孔,找出眶下神经及其分支。
(5)在眶下孔处用神经钩提起眶下神经,用两把血管钳夹住神经近端及远端,在血管钳之间剪断(图9—7、9—8)。缓慢旋转血管钳向外撕扯,将近端神经向外缓慢撕脱,撕脱神经愈长则效果愈好,一般撕出5cm。然后再用同样方法撕脱远端的神经。眶下孔用骨蜡涂抹填充,可起到阻碍神经再生的作用。
(6)逐层缝合手术切口,并加压包扎。
(三)经眶底三叉神经第Ⅱ支切断术
1.适应证 疼痛发作于面颊部、鼻下部、上颌牙和齿龈、口腔前庭黏膜等,三叉神经第Ⅱ支分布区域。
2.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3.体位 仰卧位。
4.操作步骤
(1)患者取仰卧位,患侧皮肤用2.5%的碘酊或75%酒精消毒。
(2)在眶下缘与眶下孔之间皮肤上作一约4em的弧形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骨膜。
(3)找出从眶下孔出来的眶下神经血管束。用骨膜剥离器将骨膜从骨面上剥离,并向上越过眶下缘,将骨膜与眶底骨膜面小心分离开,用甲状腺拉钩白骨膜下方将眶组织及眼球轻轻向上拉起,显露出眶下管后方眶下沟内的神经血管束。
(4)用小骨凿将眶下孔上方的骨质及眶管顶壁凿去。此时可看到眶下孔、眶下管及眶下沟连在一起,而且三叉神经上颌支的眶内段可完全显露出来。
(5)眶内的神经血管显露清楚后,小心轻柔地将血管和神经分离开,然后把神经干在眶下孔处用两把血管钳夹住切断。此时,即可将神经干的远心端用神经钩从眶下沟和眶下管的壁上提起。再用另一把血管钳夹住在第一把血管钳的近心端部分轻轻向外牵拉。如此,再用第三把、第四把血管钳逐次夹住神经干的近心端并逐渐轻柔地向外牵扯,直至将神经干大部拉出。用上法拉出的神经干一般在4.5cm左右。被切断的上颌神经远心端用同方法撕脱出来。
(6)严密止血后,逐层缝合切口。
(四)下齿槽神经切断术
1.适应证 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第Ⅲ支痛。
2.麻醉 下颌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
3.体位 仰卧,头偏向健侧。
4.手术操作方法
口外法
(1)切口始于下颌升支后缘,绕下颌角及距下颌骨下缘1.5cm再向前至颌下区,长约5cm(图9—9)。
(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沿下颌骨下线切开咀嚼肌及骨膜,向上剥离显露下颌角及升支颊侧骨面(图9—10)。注意保护好面神经下颌缘支。严密止血,逐层缝合。
(3)在下颌角至下颌最后磨牙远中联线中点处,用球形牙钻、骨凿在骨外板上形成直径约1.5cm的矩形或圆形骨窗。
(4)用刮匙等去除骨松质,显露下牙槽血管神经束,剥离出神经。止血钳钳夹下牙槽神经,切断后分别扭转撕脱其近、远颅段(图9—11、9—12)。下颌管内可填塞骨蜡。生理盐水冲洗创口,放置引流条,逐层缝合。
口内法
(1)取仰卧位。皮肤黏膜常规消毒后,在患侧下颌神经用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溶液作阻滞麻醉;切口部浸润麻醉。
(2)经口内沿下颌支前缘,自下颌突下作直切口长约2.5cm。至下颌角时切口向舌侧及颊侧分开,使呈一侧“Y”字形(图9—13)。
(3)切开黏膜后,用剥离器向下颌支内侧面深部分离,分开颞肌与翼内肌,在以上肌止点处,即可找到下齿槽神经及舌神经。
(4)将神经上下进行游离至下颌孔处,用丝线套人下齿槽神经上,近端尽量向上结扎,远端稍向下结扎。在结扎线中间剪断,近端神经再向外牵拉后剪断。下齿槽神经远侧端拉住结扎线,后用血管钳缓慢地将全部下齿槽神经撕脱(图9—14、9—15)。
(5)手术切口严密止血后,逐层缝合切口。

三叉神经第三支痛-卵圆孔和颏神经封闭法


(1)卵圆孔封闭法 适用于三叉神经第三支痛。操作方法:三叉神经第三支又称下颌神经,神经由卵圆孔穿出颅腔。病人侧卧,消毒、铺巾、局麻后,皮肤进针点在外耳屏前2-3cm、颧弓中点下1cm处,穿刺针越过下颌切迹缓慢深入。其进针方向应于矢状面成110°-115°角左右与冠状面保持80°—90°左右斜行穿刺,进针4—5cm,于翼板后方触及颅底即为卵圆孔附近,当刺中下颌神经,即出现神经分布区域的放射性疼痛。先注入1%—2%普鲁卡因0.5ml,下颌神经分布区麻木,触碰扳机点不再发生疼痛,而后缓慢注入无水酒精1ml,总量不超1.5ml。拔出穿刺针,贴以纱布,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①穿刺时严格掌握针尖的方向和深度,以求准确刺中目标,否则有刺伤耳咽管、脑膜中动脉、颈内动脉的危险。②注药前先抽吸,无血液或脑脊液后方可注入。注药时应缓慢,注射时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瞳孔散大、眼肌麻痹等不良反应。③注入2%普鲁卡因后,若第一、二支分布区域出现麻木感、痛觉消失,这有可能是针尖刺人颅内,此时将针尖后退3-5cm后再注入无水酒精。
(2)颏神经封闭法 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痛,疼痛部位在颏部、下唇及其附近黏膜。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转向健侧。按上述的标志找出颏孔的位置,皮肤消毒及局麻后,由标志点向后上方并与皮肤成45°角向前下方刺人直达骨面,多可立即插入颏孔内并出现触电感,否则可退针少许,再沿附近的骨面轻轻滑动直至插入孔内,并应继续深入少许。回抽无血,先注入2%普鲁卡因1ml,待下唇和颏部麻木后,一面用左手指紧压颏孔表面的软组织,一面缓慢注射95%或无水酒精0.5~1ml。

三叉神经的周围支之眼神经


三叉神经的周围支分为三支,分别称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眼神经由眶上裂进入颅腔,上颌神经由圆孔入颅,下颌神经由卵圆孔入颅。三叉神经的分支、分布见图3—7和图3—8。


一、眼神经
眼神经(ophthalmicnewe)是三叉神经的第一支,也是三个分支中最小的一支,仅含有躯体感觉纤维,属于感觉神经。自三 叉神经节发出后,向前穿海绵窦外侧壁,走行于展神经及颈内动脉的外侧、滑车神经及动眼神经的下方,人眶前发出额神经、泪腺神经和鼻睫神经等分支,分布于眶、眼球、额顶、上睑、鼻背部的皮肤及部分硬脑膜。三叉神经在眶内的分布见图3—9。


(一)额神经(frontalnewe) 是眼神经最大的终末支,走行于眶顶壁与上睑提肌之间,约在眶中部分为眶上神经、额支及滑车上神经三支。
1.眶上神经分布于额窦黏膜及板障,其终末支经眶上孔(或眶上切迹)伴眶上动脉穿出到达额部,分布于骨膜与额顶部的皮肤。眶上孔(或眶上切迹)是三叉神经第一支疼痛时进行治疗的穿刺部位(图3—10)。

2.额支是额神经发出的小分支,也可由眶上神经发出,分布于额部皮肤及上眼睑。
3.滑车上神经走行于上斜肌滑车的上方,与滑车上动脉伴行,终末支穿眼轮匝肌、额肌,分布于额部中线附近如内眦、鼻背部的皮肤。
(二)泪腺神经(1acdmalnene) 是眼神经最小的终末支,经眶上裂外侧部人眶,走行于外直肌上缘,与泪腺动脉伴行至泪腺。泪腺神经与上颌神经的颧支有交通,控制泪腺分泌。
(三)鼻睫神经 经眶上裂内侧部人眶后,走行于上直肌和视神经之间,发出滑车下神经、筛前神经和筛后神经、睫状长神经及睫状神经节长根。
1.滑车下神经 走行于上斜肌与内直肌之间,分出上睑支和下睑支,分布于泪囊、鼻背部及上、下眼睑部的皮肤。
2.筛前神经 经内直肌与上斜肌之间,穿筛前孔进入颅前窝,然后穿筛板进入鼻腔,分为鼻内支和鼻外支;筛后神经于鼻睫神经接近内直肌上缘时分出,经筛后孔。两者分布于筛窦、蝶窦、鼻中隔、鼻甲及鼻腔黏膜。
3.睫状长神经 为鼻睫神经跨越视神经上侧时发出,经眼球后方进入眼球,分布于虹膜、角膜和睫状体。睫状神经节长根为鼻睫神经走行于眶上裂侧发出,进入睫状神经节。

三叉神经的周围支之上颌神经


上颌神经为三叉神经第二支,也仅含有躯体感觉纤维,发自三叉神经节前缘中部,走行于海绵窦外侧壁,经圆孔(图3—11)进入翼腭窝。发出脑膜支、颧神经、眶下神经、上牙槽神经和翼腭神经等分支,分布于硬脑膜、上颌的牙齿、睑裂与口裂之间的皮肤以及口腔及鼻腔的黏膜。

(一)脑膜支(meningeal branch) 为上颌神经在颅中窝的起始部伴行于脑膜中动脉前支,分布于颅中窝的硬脑膜等部位。

(二)眶下神经(infraorbital nerve) 为上颌神经主干的延续,经眶下裂人眶后,与眶下动脉伴行,经眶下沟、眶下管自眶下孔穿出,分布于下眼睑、鼻翼部和上唇的黏膜和皮肤。眶下孔是三叉神经第二支疼痛时进行治疗的穿刺部位。

(三)颧神经(zygomaticnerve) 自上颌神经发出后,经眶下裂入眶,穿眶外侧壁前行,分出颧面支和颧颞支,分布于颧部和颞部的皮肤。颧神经与面神经的颧支形成细小的神经丛,进入泪腺神经控制泪腺分泌。

(四)上牙槽神经(superioralveolarnerves) 分为三支,其中上牙槽前支和上牙槽中支自眶下神经于眶下管和眶下沟中分出,上牙槽后支自上颌神经主干从翼腭窝内发出。3条分支形成上牙槽神经丛,分布于上颌的牙齿、牙龈以及上颌窦的黏膜。

(五)翼腭神经 发自上颌神经主干,前行至翼腭神经节,加入该神经节的眶支、鼻支和额支。

三叉神经痛的针灸疗法


1.普通针刺疗法 针灸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方便,安全快捷,副作用小。主穴:风池、翳风、下关、手三里、合谷。配穴:第1支疼痛者加太阳,阳白,捞竹,头维。第2、3支疼痛者加太阳、四白、下关、听 会、地仓、承浆、迎香。行重刺激法,并留针。

2.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 针刺眶上孔,眶下孔、后上齿槽孔及颏孔,直接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待出现同侧分支的分布区疼痛及麻胀反应,而获迅速的镇痛效果。所持针刺手法,系提插捻转强刺激,不论阴阳补泻,对初针患者采用卧位,手法宜轻,以免引起晕针,或产生惧怕情绪。

3.利用蜜蜂针刺疗法:蜜蜂蜇针中含有的蜂针液,对神经系统有明显作用。结合针灸原理取穴治疗,往往会收到良好效果。

三叉神经痛的磁场和微波疗法


(一)三叉神经痛的磁场疗法

磁场疗法的机理:一般认为,磁场疗法具有镇静、止痛、解痉、消炎的作用,对三叉神经痛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磁场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理仍不甚清楚。祖国医学认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磁场作用于穴位后,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经络通畅而止痛。磁场减低了感觉神经的兴奋性及痛觉的传递。磁场对血管有扩张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使组织营养改善,纠正缺血、缺氧导致的疼痛。磁场可以提高胆碱酯酶、组织胺酶、单胺氧化酶和激肽酶的活性,抑制组织胺、缓激肽、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等物质的活性,使致痛物质的浓度降至痛阈水平以下,达到止痛目的。

(二)三叉神经痛的微波疗法 采用外周神经微波热凝或采用插入式微波内辐射热凝技术可治疗三叉神经痛。插入后进行微波组织内辐射,功率为20W,时间5-10秒,对三叉神经痛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复发病例再次微波治疗仍有效。

三叉神经痛的射频热凝疗法


三叉神经痛的射频热凝疗法

射频热凝疗法是利用高温作用于神经节、神经干和神经根等部位,使其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目前,射频热凝疗法在临床较广泛,热凝术的治疗效果良好,但并发症较多,目前尚无死亡的病例报道。虽然复发率较高,由于操作方便,可重复实施,最终达到镇痛的目的。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1、操作中疼痛:本方法需取得患者配合。治疗前应讲清楚,在局部麻醉下施行此种治疗具有一定的痛苦,必须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并注意从60℃开始缓慢加热,可减少突然高温所带来的痛苦。

2、颅内出血:半月神经节内侧邻近海绵窦和颈内动脉,穿刺不慎或进入卵圆孔过深易损伤而出血,严重者可形成颅内血肿。(仪器定位穿刺可完全避免)

3、脑神经损害:如面部轻瘫等。

4、颅内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可防止颅内继发感染。特别需要注意防止反复穿刺时穿刺针穿破颊黏膜将口腔内细菌带入颅内。

5、带状疱疹:可在手术后数日出现在患区,其机理尚不清楚。局部可涂甲紫或可的松软膏,数日即可愈合。

6、角膜炎半月神经节热凝术的一个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即是角膜反射消失,严重者可引起麻痹性角膜炎,最终可导致患者失明。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加热的温度和时间,并随时查看角膜反射的变化。已发生角膜反射丧失者,要嘱患者带眼镜,使用眼膏保护角膜,防止角膜炎。有的角膜反射消失后需数个月才逐渐恢复。

7、面部感觉障碍大多数患者治疗后可有不同程度的面部感觉障碍。在Menzel总结的315例中,治疗后大约93.1%患者面部有不同程度的麻木感或烧灼感。

因此,在治疗前,患者及家属有权向主治医生了解治疗可能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